首页

口舌,圣水

时间:2025-05-30 01:05:53 作者:人民网评:为劳动者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 浏览量:36126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市场之基。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必须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健全优化就业公共服务。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围绕健全均等普惠、功能完备、帮扶精准、基础巩固、数字赋能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出20条举措。这是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的有力体现,对提高就业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专业化水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而深远影响。

  良好的就业公共服务,有利于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效对接。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连续4年保持在1200万人以上,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就业大局保持总体稳定,与党和国家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就业促进机制密不可分。进一步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亟需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强化担当、狠抓落实,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县(区)以上普遍成立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超过98%的街道、乡镇设立了服务窗口。但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与当前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的就业形势相比,我国就业公共服务还需继续扩容提质增效。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效,为各类劳动者提高技能和素质创造更加均等可及的条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特别是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技术进步造成不少劳动者技能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不相适应。为劳动者提供针对性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能力提升等服务,能够帮助他们走好走稳就业路。

  就业公共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连接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产业与就业的重要环节。2024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将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吸纳重点群体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等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将为推动实现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为谁服务”,精准发现识别服务对象、摸排判断服务需求;围绕“服务什么”,完善功能完备的就业公共服务内容;围绕“怎样服务”,推行帮扶精准的服务模式;围绕“谁来服务”,打造基础巩固的就业公共服务格局;围绕“服务提效”,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就业服务领域的应用……以“五个围绕”为实施路径,不断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有助于巩固就业稳定态势,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山东推出“五重一基”就业岗位挖潜扩容计划,四川打造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总部基地……越是承压前行,越要千方百计稳住就业。以高质量的就业公共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定能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 | 教育强国

当春风温柔地拂过大地,农民便将希望的种子埋进土壤。展开黔贵大地的乡村振兴画卷,有山野田间“人勤春来早”的农忙盛景,也有建行贵阳城北支行“朝夕不负春”的悉心耕耘。

外交部:希望域外国家不要给台海和平稳定制造麻烦

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高度赞赏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宝贵稳定性和强劲动力,对中国经济转型和未来充满信心。各方愿同中方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全球化进程,优先发展议题,坚持自由贸易,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经济包容增长,促进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完)

中新教育|聚焦家庭教育热点话题 政产学研界共话未来发展

此外,第3届亚洲残疾人空手道锦标赛也将在临平区同期举行,这一举措展现了体育运动的包容与人文关怀,运动员们也将以精彩表现展现空手道运动超越身体限制、追求精神自由的独特魅力。

网上热卖的高楼“逃生神器”真的靠谱吗?这些风险请注意

据了解,近年来“黄牛”从线下转移至线上,形成了有组织性的“产业”链条,宣传、接单、分发、抢票,分工精细。他们或通过代游客预约门票加价倒票,或通过网络平台代卖,招揽散客组成旅游团,在团费中收取本该免费的博物馆门票费用。专家表示,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服务大众,不该被钻了漏洞,成为一些人的“生财之道”。

98岁台胞31载助力家乡教育:这是四代人守护的“事业”

为了让更多农户了解并掌握测土配肥技术,拥有20余年肥料行业经验的刘一胜说,“我每年春秋两季,自掏腰包,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土壤测试服务,根据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状况等多种因素,为农户制定出最合适的施肥计划,帮助农户实现精准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